稱重儀表與物聯網的聯系
稱重儀表與物聯網的聯系
物聯網概念及構架
物聯網英文名稱叫“The Internet of things”,顧名思義,就是“物物相連的互聯網”。這有兩
層意思:第一、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,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;第
二、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,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。
具體而言,物聯網指的是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,包括具備“內在智能”的傳感器、
移動終端、工業系統、樓控系統、家庭智能設施、視頻監控系統等和“外在使能”的,如貼上RFID
的各種資產、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“智能化物件或動物”或“智能塵埃”,通過各種無
線或有線的長距離和/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、應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計算的軟件運營等
模式,在內網、專網或互聯網環境下,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,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
的實時在線監測、定位追溯、報警聯動、調度指揮、預案管理、遠程控制、安全防范、遠程維保、
在線升級、統計報表、決策支持、領導桌面等管理和服務功能,實現對“萬物”的“高效、節能、
安全、環保”的“管、控、營”一體化。
不能把傳感網或RFID網等同于物聯網。傳感技術、RFID技術都僅僅是信息采集技術之一。
除傳感技術和RFID技術外,GPS、視頻識別、紅外、激光、掃描等所有能夠實現自動識別與物物
通信的技術都可以成為物聯網的信息采集技術。傳感網或者RFID網只是物聯網框架下的局部應
用,而不能攬括整個物聯網。
物聯網并不是高深的空中樓閣,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,很多初級的物聯網應用早己在我們身
邊實現并服務著。物聯網理念就是在很多現實應用基礎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創新,是對早就存
在的具有物物互聯的網絡化、智能化、自動化系統的概括與提升,是從更高角度來規劃物物互聯
的發展格局。
物聯網既可以是我們平常意義上的互聯網向物的延伸;也可以根據現實需要及產業應用組成
局域網、專業網。現實中沒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聯網;也沒必要使專業網、局域網都必須連
接到全球互聯網共享平臺。今后的物聯網與互聯網會有很大不同,類似智慧物流、智能交通、智
能電網等專業網、智能小區等局域網才是物聯網真正最大的應用空間。
物聯網本身結構復雜,主要包括三大部分:首先是感知層,承擔信息的采集,可以應用的技
術包括智能卡、RFID電子標簽、識別碼、傳感器等;其次是網絡層,承擔信息的傳輸,借用現有
的無線網、移動網、固聯網、互聯網、廣電網等即可實現;第三是應用層,實現物與物之間,人
與物之間的識別與感知,發揮智能作用。